心本是清净,为啥我那么乱?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你的心是什么样的,看到的事物、世界就是什么样的,一花一世界,假如心中没有花,就算看见了,也不会发现它的美好。讨厌别人就是讨厌自己,为别人好就是为自己好。原来,所谓的讨厌他人,其实是与自己的不融合,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修行,就是在心地上修,不向外寻。因心外无境。心就是法,法就是心,心外再无一法。心,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因为一念无明后的妄心错认一切不清净,一切有漏,因为心一直在以错误的认知方式去理解缘起的一切虚妄境界,身心一直处于颠倒梦想之中,错认为实,由此生苦,而生生世世不得出离。
你所看到的一切皆是你的心识变现出来的。福报,是因心中产生善念,当下你就会收获快乐,同时自然法则会回馈于你一种类似于金钱般的无形物质,你可称之为福报或功德、恩典等都可以。并且于死后轮回为天人,享受快乐,直到福报耗尽,再入轮回。若你当下升起恶念,你就会受到惩罚,而且死后也会需受苦。死后的受苦即是恶业。和福报是对立而存在的。福报的大小取决于你有怎样的善行,而语言和行为只是体现你善念强弱的标尺。而世间最大的善行莫过于掌控自己的心,也就是发展心的专注力、定力、掌控力。
金刚经相同的描述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如幻,这个幻是指幻化师幻化出象马,观众认为是真的象马并执著它们就是象马,而魔术师他并没有看到象马,他只看到幻化的象马,所以幻化师不会将幻化的象马当成真的象马来执著。远离于心识,就是指远离心执取外境的耽著心,当凡夫眼睛看到瓶时,心会将瓶与瓶的义总合为一,并执著瓶,也就是说心识中所耽著的瓶只是瓶的影像,但是凡夫的心识将此影像当成真实的瓶,这是错乱的认知行者应当远离。当行者能运用智慧了知以上两种现像是分别心而生有的错乱的认知后,就能非常清楚的证得一切法真实的有无。大悲心是行者利用了知真实有无的智慧,在远离有无的状态下刻意去修持大悲心。大悲心,是指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是大悲心的定义。
推荐内容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