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果报际会到。你的因果你逃不了
六祖坛经:师又曰:'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功德就是积功累德,是工夫时间慢慢积累起来的;福德是获得世间、出世间的行为。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一个修大乘菩萨行的人,能够不住相布施,那么他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福德不是功德啊!功德是积功累德,是工夫时间慢慢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就像一件工程,一天一点累积起来就是功,功力到了,所得的结果就是德。福德是不同的,福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世间的福德,文学上称鸿福,是世间法;另一种是所谓清福,是出世间法。清福比鸿福还难,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难。
可是一般世间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时,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谓蛮可怜的。这是著相的关系,因为有人相、我相的缘故所造成。或者夫妻俩坐在那里,变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其实那个清净境界是最好的时候,结果因为住相,把世间各种会变的现象抓得太牢,认为是真,等现象变时,他认为什么都不对了。有的人忙碌时想求一分钟的清福都没有,可是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福报来了。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真正的福报。
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现在受到的果报是从前做过的因在缘成熟条件下得到的种种应。最最简单直接的解释是:以什么方式损害了别人,缘成熟了,以后别人会以同样方式损害你。利益了别人,别人会回报你种种好处。这个说法不严谨不精准,举几个栗子。比如顺手牵羊“拿”走了邻居一大只铁块,会得到被偷窃的报,以后自行车会被偷掉。比如杀生吃肉,会得到短命薄福的报。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杀羊多了,会轮回成羊,被人宰杀。吃他半斤,还他八两。比如在树林网捕鸟类,会得到骨肉分离的报应。比如爱做一些邪淫的事,会得到婚姻不顺和一些疾病的报。比如爱与父母争吵,不孝长辈,会得到同样不被孩子尊重的报。比如乐善好施,把钱分给穷人,会得富裕的报。富裕的人为什么有钱,他们过去或现在懂得布施。
推荐内容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