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看待因果报应
《吕祖说三世因果经》主要说的是:一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因果报应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宗教认为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报。 因果报应有三种: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
因果报应,分现世报和未来报。所以有的人造了业,报应来的快,有的人报应来的慢。上辈子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这辈子要受到天谴。所以各种不顺,各种挫折和痛苦。所以深信因果报应的,哪怕过得再苦,也要努力的做些善事,为了弥补前世的业障。也为以后积累福报。
《西游记》第八回中,孙悟空诚心诚意地悔改,表示自己情愿修行,菩萨一听,满心欢喜,即诗云: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孙悟空生起修行悔改之念,就得到了刑满释放的回报,乾坤既无私心,善念恶行就肯定有其所报了。
道教说的是承负,如果要分析承负和因果的区别,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既“承负包含因果,但超越因果。”所以道经中也说因果。如果一个好人过得很惨,运气也很惨?按照因果上说,是上辈子作恶了。理解承负的人则不会这样想。因果是一条线,每个因果线都不交际,同时它穿越时空,不管你记不记得上辈子,都要惩罚你。承负好比是一个因果网,认为万事万物互相纠缠。一个好人倒霉不一定是他上辈子作恶,也不一定是啥报应,很可能是他遭遇了无恙之灾。这就像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楚国亡猿,祸延林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请问这里的鱼、林、毛如果你用因果看怎么解释?承负的视角是整个因果网,认为万物联动,如科学家所说的蝴蝶煽动翅膀引起飓风。其视角更为宏观,考虑的是整个世界。
推荐内容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