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生?如果放生效果最好?
单纯的放生,就是救命,包含了人及动物之命,包含了无畏布施与法布施。无畏布施是把众生从死亡与恐惧中解救出来,而法布施是为其皈依,拯救它们的慧命。还有一个极关键的是发心,就是动机。你为什么放生?为自己?为家人?还是不忍见生命受苦?或是因为菩提心。止杀就是放生,吃素就是放生。
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称之为“放生”。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广大慈悲的救度精神。在21世纪,放生护生的理念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特殊而积极的意义。提倡放生护生的理念,有利于人心向善,抑制杀戮和恐怖主义,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建立和平、和谐的社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抑制不合理的消费和奢靡、腐败之风。
最早记载放生的,是道教经典《列子》。《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於 简子 , 简子 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 简子 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善!’这里的放生是在冬天放生动物,因为冬天时兽类大多怀孕,好赶上春天生产,好在夏日食物众多的时节让幼崽快速长大,故此时放生野生动物,很有好处。如《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就有,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这些事物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环境,好可持续发展。因为在承负观念中如果人把自然毁灭了,人也活不下去。
最后就是鸟归山林,鱼回大海了。当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远离死亡、回家的时候,自己心里应该是充满了欢喜的。有时候,你会遇到捕鱼、捉鸟的。这里也被很多人抠病,什么你放他捕都快形成产业链了,什么没有买卖没有杀害。其实放生再多也比不上杀生的数量,如果去过水货市场,就会知道放的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遍地的尸体只会让人触目惊心。而真正该被指责的是那些杀戮的人,那些明知放生而去捕捉的人,当然,他们也是可怜人。至于大家争论不休的放生的功过,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推荐内容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