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的果报
佛经中记载:浪费衣食者,则往生得贫困饥饿之苦。浪费粮食是一种贫贱的行为,一个人的高贵不在于他的富有,而在于他高尚的行为。许多外国人生活很富有,但生活上很节俭,从不浪费。他们说:珍惜上帝赐给食物,我们要感恩,不丢弃一粒米,浪费一滴水。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因为每一个人的福、禄、寿皆有定数。食禄犹如存在银行里的钱一样,用完了,就没有了。没有了食禄,自然寸步难行,只有折福折寿,提前死去。故此,历来长寿百岁以上的人,多见于寻常的普通人家,少见有大富大贵而能长寿者,可见这与他们平生的食禄消耗大有关系。
从佛学的角度说,浪费是削减福报的行为,为自己埋下了恶因。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并不珍惜一个馒头、一碗米饭、一张纸或一杯水,认为扔掉这么一点东西是区区小事。可是,我们今天浪费一点,明天浪费一点,一生积累下来就是不小的数目。浪费严重的人,下一世一定吃不饱饭或到恶鬼道投生,受到忍饥挨饿的果报。有人为显示自己的富有,任意挥霍财富,下一世就一定是个贫贱之人。看到人们浪费的现象,真的为他们不懂这因果而着急。
佛陀教导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均有其数。寿有其数,福有其数,禄有其数。数尽则亡。有一些人,有钱有势的时候,肆意挥霍浪费粮食,结果晚年报应很惨:一则禄尽早亡,二则贫困交加,晚境凄凉。古人言:“人无寿夭,禄尽则亡。”例如,晋代有一个太尉石崇,巨富无比,乃敢与皇亲王恺斗富,以酒沃釜,以蜡代薪,锦步障大至五十里,坑厕间皆用绫罗供帐,香气袭人。跟随的家僮婢女都穿火浣布衫,一衫价值千金。买一妾,费珍珠十斛。后来石崇死于赵王伦之手,身首异处。此乃享福太过之报也。
有时饭菜吃不完,就留着晚上给流浪猫吃,可以吃不完的米饭苗条 倒在河里喂鱼,再念七遍六字大明咒,嗡玛尼贝美哄,布施给其它道众生,不浪费。一饭一粟当思来之不易。饭还是吃七八成饱更养脾胃。吃太多是贪念。平时可以多念《普贤行愿品》、《金刚经》、金刚萨埵心咒来消除罪业。布施供养是忏悔浪费很好的办法。尤其是山里的很多寺院,到了冬天就缺衣少吃,供养衣服可以,供养食物也可以,做这些功德都非常大,把布施的功德回向,罪业自然就能消除很多。总之,千万别再浪费食物了,自己不能害了自己。
联合国指出,全球每年浪费13亿吨粮食,与此同时,2014年-2016年全球有7.95亿人遭受慢性营养不良困扰。在饥饿的人眼中,一粒粒的食物,就像珠宝一样珍贵。试想,如果把别人的宝贝抢了,还会有什么好下场吗?浪费粮食的人,现世的财运都非常差,福报消耗的非常快,本来有发财的机会,都因浪费给耗光了。
推荐内容
更多>>


